从伊斯法罕搭4个小时长途巴士南下,去到亚兹德(Yazd),市区的街道非常繁忙,适逢遇上琐罗亚斯德教日历的神圣日子,许多小路因节庆市集而封路。曲折窄狭的小巷、泥土砖搭建的老房子、高耸的风塔是这座老城的特色,因封路而必须步行到藏身于迷宫般的窄巷找旅馆,所以原订的迷城游是提前进行了。
亚兹德是一座老城,被联合国教料文组织列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,位于沙漠之间,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,故有"出自沙漠的年迈凤凰"之称。亚兹德的气候干燥,冬天寒冷,夏天炎热,林立在老城里泥砖屋顶上的风塔是应炎热而设。这些风塔把风引入屋内的通风井,经过储水池冷却后,再输到屋内各处,与至同时,室内的热空气会随着循环风道排出屋外。
围绕在亚兹德老城步行范围内的是许多历史建筑物,以在泥砖屋纵横的老城区格外显眼的蓝色Masjed-e Jamed为起点,把清真寺48米高的光塔当作迷路的指引,在错综纵横的巷子里,进行一段半日游,去寻找几个景点:乔赫马克清真寺、亚历山大监狱、Khan-e Lari传统住家、Sayyed Roknaddin Mohd Qazi陵墓。
在亚兹德老城里,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部份老房子仍保留着旧门环,这些铁门环是一对的,按装在双开木门左右各一个,分别是长形和圆形,根据旅游指南的描述是,长形是男性访客用,圆形是女性访客用,屋内的主人根据门环的敲击声,决定谁去开门,凸显了伊朗宗教政策下的男女之分。然而这点引起当地人的反驳,根据一位亚兹德老房子屋主的解释是,老房子一般很大,从门口到屋里各处距离差异大,访客会礼貌地先用圆形门环敲门,圆形门环的敲击声较小较柔和;如果沒人应门表示主人在屋里深处,这才用长形门环敲门,声音相对粗犷大声。两种说法,谁对谁错?在老城里看到修建过的老房子換了电子门铃,只一按纽沒有男女音之分。男女门环之说,会不会是老外笔者以门环形状来描述男女之别呢?不过,尽信书不如无书肯定沒错的!
傍晚时份选一家屋顶上景观好的茶室,欣赏迷人的暮色,入夜时不彷再漫步下午走过的小巷,灯火夜色下会别有一番风味。如果有幸听到巷弄深处传来咚咚的鼓声的话,循着声音的来源去,会去到一所伊朗传统健身房,穿过穹形窄门,见在里头约十多位健壮男仕,在圆鼓拍击出激情乐奏带领下,在凹下的圆坑舞动着圆锥形木棒,时而伸展、弯腰、踢腿、转圈,韵律有致,犹如一场现代舞表演。这是伊朗古代的勇士培训方式,后来平民化,成为伊朗人的健身方式,这种健身方式不是为了六块腹肌,主要用作缎练力气,伊朗在奥运举重的标清表现,证明了这种运动不注重外型,着重于实力。
如果有足够人数拼车,亚兹德外围有几个地方可以去,最普遍的郊外游是哈拉纳格(Kharanaq)、恰恰村(Chak Chak)、梅博德(Meybod)半日游。哈拉纳格是个亚兹德东北70公里外山谷里的荒废砖土村,村里有17世纪的清真寺,其边缘里古代商队驿站,走进砖土村里得格外小心,许多部份已失修,一不小心会随时踏空,登上屋顶可乌瞰整个山谷。 从哈拉纳格往西北开40公里,沿途是一片荒漠,去到沙漠深处的陡峭悬崖便是恰恰村,这里是波斯文明年代的琐罗亚斯德教朝圣地,攀登上陡峭悬崖,可去到萨桑王朝公主因阿拉伯人入侵的避难处,峭壁裂缝滴出来的水据闻是公主的眼泪,因而取名Chak Chak,是波斯语"滴"的意思,时至今日,尽管琐罗亚斯德教信徒已不多,但这里依然被保留,显见政教执政的政府尊重异教。梅博德是另一个巨大土砖结构老城,古代商队驿站、土砖城堡、水库风塔是这里的景点。必须一提的是,在梅博德的风塔只开东西南三个方向,北方是沙漠吹来含沙粒的风,故风塔不开北边的通风道。
亚兹德是我最不被友善对待之处,首先是投宿旅馆时,要最便宜的床位被奚落;然后是上咖啡馆房顶被征收沒有明文的"Roof Top Charge",再被有明文的"Free Wifi"以Wifi Full拒绝使用,庆幸的是我重遇在卡尚的印度旅友,披此大吐苦水一番,不愉即烟消雾散。再次印证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肯定沒错的!
待续。。。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或你喜欢这篇文章,可以请小编喝杯茶,让他继续写更多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