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卡尚南下200多公里便到达伊斯法罕(Isfahan),有公车频密川行,旅游淡季时到了车站轻松买到车票。伊斯法罕是丝绸之路的要站,往来东西南北的商客都会在这里汇集,故自古有"半个天下"之称。今天的伊斯法罕是旅游的重要城市,这里有世界第二大的广场(仅次于天安门广场)、古老迷人的巴札、绚烂多彩的建筑物、古色古香的桥梁、传统的茶室,也许伊斯法罕会是伊朗旅途最文明的历史古迹城市。
伊斯法罕的景点很集中,各景点距离不远,是个可以轻松步行游览的城市。在主要的大街道,依稀可以感受到旅游气息,热闹的商店街并沒有激烈的拉客和逗售情况,但是锁定游客的英文招牌,大献殷勤的地毯销售员,是常旅行的人不陌生的感觉,但伊斯法罕却多一股伊朗人的热情,沿途会有不少人点头示意简单问候,向路人问路或咨询,往往会撞击出异国友谊。
伊玛目广场(Naqsh-e Jahan Square)和围绕在广场四周的巴札是旅游伊斯法罕的椐点,住宿地点以距离广场为标准,约见沙发主以广场为首次见面的地方,无所事事时会到这溜跶。伊玛目广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,沒有太肃穆的气氛,广场中央的小警局倒产生了安全感。广场是400年前马球比赛的场地,四周是两层穹形看台,下层已改作小商店,上层尚留空。围绕着广场的拱形通道是伊朗最古老最大的巴札-Bazar-e Bozorg,最古老的部份已有上千年历史,巴札里主要售卖雕花铁瓶、细密画、地毯、手工艺品和伊朗甜点为主,巨大的范围把1.7公里外的Masjed-e Jameh连接在一起。
伊玛目广场的东边是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(Masjed-e Sheikh Lotfollah),南边是伊玛目清真寺(Masjed-e Shah),是伊朗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物。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与其他清真寺最大的分别是沒有光塔和庭院,显得和谐低调又不失华丽,入口处的镶嵌图案是建筑的精髓,日落时乳白色穹顶会随着光线慢慢变成粉红色,令人啧啧称赞。
广场南边是伊玛目清真寺,建筑主体镶嵌着精美的蓝色瓷砖图案,匀称的对比堪称视觉奇迹。清真寺正门有两座42米高的宣礼塔,圣殿里还有两座高达48米的宣礼塔,穹顶上的尖塔正对着麦加圣地。伊玛目清真寺是伊朗建筑的典型象征,是世界上最华丽伟大的建筑物之一。
伊玛目广场的西边有另一个看点-阿里卡普宫(Ali Qapu Palace),这是一座建于16世纪末的6层宫殿,亮点是宫殿顶楼的高架柱廊,是个由18根纤细的木圆柱支撑的观景阳台,曾经是君主观赏马球的看台,现在成了游人看广场全景的地方。
两座清真寺和阿里卡普宫都开放收费参观,门票为各5美元,唯伊玛目清真寺在晚上7点过后可免费进入。
1个巨大广场,3个门票景点,实在有点吃不消,必须作取舍抉择。不过在伊玛目广场东北角的小巷里,有间叫Azadegan Teahouse的传统茶室,倒是值得花费。这间门口走廊两旁摆着许多旧灯饰、古董收音机、旧摩哆车的老店,像二手店多过像是茶室。穿过走廊,拉开门廉,店里的墙壁和天花板挂着许多茶具、古代兵器、黑白照片,狭长的空间左右是长桌座位,许多伊朗年轻男女聚集聊天,是个很有特色的老茶室。
伊玛目广场外是四十柱宫(Chehel Sotun Palace),是16世纪时用作处理国事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。四十柱宫并沒有40根柱子,是宫殿门廊的21根大柱倒映在池水中,出现另20根柱子,故取名四十柱宫。这是另一个门票景点,碰巧冬天干旱,池中无水无倒映,藉机省下门票,只在门口观望。
从伊玛目广场西边的Abbasi St.往南面走,沿途是热闹商店区,尽头便是另一个明信片里常见的三十三孔桥(Sio Seh Pol Bridge)。这座跨越札因达鲁德河(Zayandeh River)的桥,也是水坝,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河水高涨时的傍晚时份,桥上的33个半圆形桥洞,在金黄色灯光照亮之下,倒映在河面上,非常漂亮。如果在干旱季节,河道干涸,游人可走到河床上,这个时候无论早晚景色都一样。三十三孔桥是双层岩石拱桥,下层由33个半圆形桥洞整齐排列,干旱季节可走到桥底,穿过一个又一个桥洞走到一端,再从上层走回原点。桥底的半圆形桥洞是很好的取景角度,景深营造出独特的外景舞台效果,找来路过的伊朗年轻人拍照,他们喜欢拍照的程度令人惊讶,互加Instagram(伊朗最受欢迎的社交网)后会发现伊即年轻人热情开放的另一面。
伊斯法罕是个旅游大城,在旅游领域举足轻重,景点多不胜算,门票和食宿消费令背包穷游客吃不消。然而在伊斯法罕遇上伊朗本土游客,大家以旅游的欢愉心情交往,一起度过望入门票叹息的空隙时光。
待续。。。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或你喜欢这篇文章,可以请小编喝杯茶,让他继续写更多,谢谢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